惠州頭條 掌中惠州
東江輿情研究院 東江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研究院 東江云媒大數據研究院 惠州東江圖片社
東江品牌聯(lián)盟 粵港澳大灣區(qū)主流媒體聯(lián)盟 東籬俱樂部 超網新媒體公司 教育投資公司 報業(yè)印務公司 報業(yè)發(fā)行公司 新文創(chuàng)公司 惠報廣告公司 惠品匯 農產品展銷中心 文化藝術發(fā)展中心 惠州日報國旅 教育文化傳播公司 出版公司 天堃文化公司 迭代智能科技公司 惠州國畫院
演播廳 會議室
原標題:
龍門各鎮(zhèn)街紛紛開展水塘河道清淤護春耕
9萬多畝農田疏通“毛細血管”
日前,龍門縣龍?zhí)镦?zhèn)政府組織干群在西埔村開展河道清淤工作。大家干勁十足,拿起鋤頭、鐵鍬等工具,對堵塞灌渠的堆積淤泥、周邊雜草、垃圾等進行清除。
龍?zhí)镦?zhèn)西埔村黨群對灌渠進行清淤。惠州日報記者黃宇翔 通訊員龍融心 攝
利用冬春時節(jié)組織群眾開展水利設施修葺和清淤疏浚,保障來年春耕灌溉和防洪度汛,是改善農業(yè)生產條件、促進農業(yè)發(fā)展的大事。當前,龍門縣各鄉(xiāng)鎮(zhèn)(街道、旅游區(qū))紛紛結合“百千萬工程”與綠美龍門生態(tài)建設,搶時間、抓進度,掀起了興修水利、開展水塘河道清淤工作的熱潮。
以行政村為單位展開清淤
為落實省委省政府有關工作部署,自去年入冬以來,龍門縣水利部門及各鎮(zhèn)(街)結合“百千萬工程”和綠美廣東生態(tài)建設,組織開展水塘河道清淤工作,廣大群眾積極參與,推動清淤常態(tài)化。
近期,龍?zhí)舵?zhèn)在新塘廈村舉行龍?zhí)舵?zhèn)“百千萬工程”暨冬修水利現場會。活動現場,黨員干部及志愿者們身穿水鞋,拿起鋤頭、鐵鍬等工具,對堵塞灌渠的堆積淤泥和周邊雜草、垃圾進行清除。此外,挖掘機對灌渠周邊的大量雜草、雜樹進行清理,并平整土地。
“新塘廈村是龍?zhí)舵?zhèn)糧食的主要種植區(qū),我們眼前這條農用渠能灌溉約1000畝農田,該渠對這片地區(qū)的糧食生產非常重要!饼?zhí)舵?zhèn)黨委委員鄭金生說。
農用渠修整后,水流貫通、來水量更大,能大幅度提高農田灌溉效能,給龍?zhí)舵?zhèn)農業(yè)生產吃下了一顆定心丸。新塘廈村村民羅姐向正在忙碌的黨員干部和志愿者豎起了大拇指,說:“這條主干渠下游就是我承包的農田,清淤后不愁灌溉了!
記者了解到,目前,龍門縣各鎮(zhèn)(街)都以行政村為單位,迅速展開水塘河道清淤行動。
積極發(fā)動黨員群眾參與
水利是農業(yè)的“命脈”,渠道是作物的“生命線”;葜菔2024年第1號總河長令要求,要充分發(fā)揮基層黨組織戰(zhàn)斗堡壘作用,黨員干部特別是駐村“第一書記”真正當好“領頭羊”;進一步帶動人民群眾增強主人翁意識,使其成為清淤工作的主力軍、參與者和受益者。
近日,在龍?zhí)镦?zhèn)西埔村的主干渠旁,發(fā)動機轟鳴聲不絕于耳,一臺臺挖掘機正伸展鐵臂,清理沉積的污泥、沙土和雜草,修整擴容渠道。經過挖掘機的作業(yè),原本雜草叢生的渠道兩側變得整齊劃一,渠道里的淤泥也被清理干凈,這不但有利于春耕備耕,更為防汛應急工作打下良好基礎。
走進龍?zhí)镦?zhèn)的田間地頭,隨處可見干部群眾興修水利的忙碌身影,大家齊心協(xié)力清理淤泥、修整渠道,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!扒謇砭S護灌渠,保障春耕生產有序進行,意義重大!贝迕顸S樹添說。
“現階段,我們要著力完成幾個清淤點,每個點都有一條100多米的排灌溝渠。參與這次清淤工作的人有村‘兩委’干部、保潔員、村務監(jiān)督委員會的村監(jiān)、村民小組長以及各村村民!饼?zhí)镦?zhèn)副鎮(zhèn)長朱麗娟說,開展修整、清淤等工作,在有效提升農田灌溉、防汛減災能力的同時可提升節(jié)水能力,為當地群眾創(chuàng)造更加便利的生產生活條件。
自去年11月開展水塘河道清淤工作以來,龍?zhí)镦?zhèn)已清理水塘3個,面積7800平方米;農田排灌溝渠34條,長度23.69公里;河道13段,長度11.16公里;淤泥0.76萬立方米。全鎮(zhèn)共改善農田灌溉面積1.29萬畝,提升河道行洪能力11.16公里,惠及群眾1.47萬人。
暢通干渠水到田間地頭“最后一米”
水渠河道清淤后,源源不斷的活水順暢地流向了田間地頭……龍?zhí)舵?zhèn)、龍?zhí)镦?zhèn)水塘河道清淤是龍門開展水塘清淤工作助推“百千萬工程”走深走實的縮影。
當前,龍門縣把開展水塘河道清淤工作作為興修水利的重點,搶抓時節(jié),積極做好水塘小微水體、農田灌溉溝渠、高標農田灌區(qū)以及城鄉(xiāng)河涌河道的清淤工作。截至目前,全縣累計動員黨員群眾3661人,調動挖掘機520臺班,共改善農田灌溉面積9.28萬畝,提升72.69公里河道行洪能力,惠及群眾5.06萬人。通過一系列除草、清淤、修水毀、消隱患等措施,有效消除“中梗阻”,暢通干渠水到田間地頭的“最后一米”,加快了鄉(xiāng)鎮(zhèn)村水系綜合治理,確保糧食安全,服務農業(yè)生產,為春播春耕、防汛抗旱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惠州日報記者黃宇翔